村上隆的《超扁平宣言》已發表20餘年,正如他斷言的那樣,今天的世界看起來好像更扁了,或者確切地說,已經扁成一塊屏幕了。
500年前,傳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學者伊拉斯謨看完了所有的書。
今天,APP的算法和機制可以刺激我們永恆地刷短視頻,以上帝視角把控古今中外的一切:
10分鐘看光指環王三部曲,5分鐘參透“國際政治黑幕”,3分鐘學完藝術史。
專家獨佔話語權的時代結束了,但過多的信息讓人難以分辨真偽善惡,擁有更高傳播和流量價值的“假新聞和壞消息”總能深得人心。
一不小心,世上的悲劇和黑暗就會順著屏幕“灌溉”我們的心田,讓人絕望得只想“躺平”。
在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和負面信息感到麻木和無所適從之時,我們內心也在尋找一片值得確信的桃花源。
對很多人來說,這片淨土就是天真的童年。流行文化中可愛和幼稚的視覺當道,也正因如此。
年輕的公司員工不想去食堂吃飯,而更願意一個人邊吃外賣邊看小白兔啃胡蘿蔔的直播(動物吃播),可能就是這種避世心境的極端表現。
當代的藝術家們在視覺化時代特徵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供了這種解決方案:
堅持天真
展览现场